專欄錢體育

體育也可以「宏調」麼?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國國務院爲體育產業發展立下宏大目標,且近日不斷發聲加以推動。但對體育這種基於生活方式的社會活動,行政指令真能管用嗎?

振奮人心的規劃,大得出奇的數字。規劃易做,執行難爲,尤其對於體育這種基於生活方式的社會活動。

體育在中國,如果像它在西方國家中那樣,以基於個體的社會生活方式,自然發展,那麼要實現國務院的目標:在2025年讓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兆元,成爲「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恐怕會很難。根據發改委2013年的統計數據,體育產業只佔中國GDP的0.6%,而在發達國家佔2%左右。未來10年,要實現上述目標,中國體育產業要保持比國民經濟成長更快的水準。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尤其從2014年9月開始,幾乎每個月,中央政府都發出積極正面的聲音推動體育,這恐怕就是中國特色的體現:政府推動,是任何社會事務發展的最大助力。從最開始國務院辦公會議上對體育賽事審批流程的鬆綁,到國務院關於體育產業發展的指導檔案,連帶影響下,幾支體育概念股票短時間內都強勁上揚。

您已閱讀27%(373字),剩餘73%(9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