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安倍

安倍2.0能否成功?

FT亞洲版主編皮林:安倍經濟學「教父」濱田宏一對貨幣寬鬆、財政靈活性、結構性改革的打分分別是A、B和E。如果日本實現持續適度通膨,安倍就成功了一半。

安倍晉三(Shinzo Abe)無所作爲的第一次首相任期和這一次「增壓型」極度活躍表現的反差如此之大,以至於日本人現在稱他爲「安倍2.0」。自他近兩年前在政治上捲土重來以來,他一門心思地抹去人們對他只支撐了12個月就在2007年告終的第一次首相任期的所有記憶。這種彌補的決心爲他的第二個首相任期帶來一種近乎重生的狂熱,令他的支持者精神振奮,而反對者覺得可怕。

經濟上,安倍推出了自日本20年前陷入停滯以來最爲雄心勃勃的經濟復甦計劃。外交上,安倍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以來最活躍的日本首相,出訪的足跡遍及亞洲乃至全球。在防務上,爲使日本擺脫憲法限制,恢復擁有正常軍事力量的「正常國家」地位,他發起了幾十年來最協調一致的努力。

不過,即使按照安倍的標準,過去兩週也是十分忙碌的。首先,就在美聯準(Fed)告別量化寬鬆的同一周,安倍任命的激進的日本央行(BoJ)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推出了又一輪大規模貨幣寬鬆舉措,令市場震驚。就在日本央行宣佈將買入更多政府債券的同時,日本規模巨大的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也宣佈,將把其對國內股票的配置提升一倍以上。這套政策「組合拳」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日本股市大漲7%,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逾5%,至1美元兌115日元。而債券市場保持穩定,沒有出現悲觀者預言的動盪。

您已閱讀37%(614字),剩餘63%(10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