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10年中,南美地區享受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美好時光。在全球充裕資金的推動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漲,使南美大陸受益匪淺。正如蘇銘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的行銷妙語所形容的,進入2010年以後的十年將是「拉美的十年」。瑪莎拉蒂(Maserati)的經銷店在波哥大(Bogotá)開業,而巴西每天誕生22個百萬富翁。並非只有富人從中受益,貧困程度下降了。此外還有一個獨特的情況,整個大陸的社會不平等縮小了。
然而,就像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樣,宴會即將結束。大宗商品價格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而下跌,新的焦慮感在這片大陸上萌生。每個國家都瀰漫着一種略微壓抑的恐慌感——美國量化寬鬆(QE)結束對這種情緒毫無幫助。隨著經濟週期開始逆轉,許多政府似乎不知該何去何從。考慮到先前取得的巨大成就,人們對未來的道路總是存在嚴重分歧。
成長已經開始急速放緩,今年該地區的預計成長率僅爲1.2%。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最新的地區展望報告中發出警告:「還不清楚放緩是否即將觸底。」在「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刺激下,該地區的投資水準一度可以與亞洲國家媲美,而現在該地區的投資水準正在下降。與此同時,社會抗議活動在增多,人們或者是通過投票來表達,比如巴西進行的競爭激烈的選舉;或者是通過直接行動表達,比如去年哥倫比亞發生的農民抗議或者巴西的街頭暴動。在整個拉美地區,社會在躁動。
您已閱讀29%(585字),剩餘71%(14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