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年9月,美國的憲法草案被分發到各州進行討論。一批反對派以「反聯邦主義者」爲筆名,發表了大量文章對該草案提出批評。亞歷山大•漢彌爾頓著急了,他找到曾任外交國務祕書(即後來的國務卿)的約翰•傑伊,以及紐約市國會議員麥迪遜,一同以普布利烏斯(Publius)的筆名發表文章,向公衆解釋爲什麼美國需要一部憲法。他們走筆如飛,通常在一週之內就會發表3-4篇新的評論。1788年,他們所寫的85篇文章結集出版,這就是著名的《聯邦黨人文集》。
《聯邦黨人文集》出版的時候,漢彌爾頓堅持匿名發表,於是,這些文章到底出自誰人之手,成了一樁公案。1810年,漢彌爾頓接受了一個政敵的決鬥挑戰,但他出於基督徒的宗教信仰,決意不向對方開槍。在決鬥之前數日,漢彌爾頓自知時日不多,他列出了一份《聯邦黨人文集》的作者名單。1818年,麥迪遜又提出了另一份作者名單。這兩份名單並不一致。在85篇文章中,有73篇文章的作者身份較爲明確,其餘12篇存在爭議。
1955年,哈佛大學統計學教授Fredrick Mosteller找到芝加哥大學的年輕統計學家David Wallance,忽悠他跟自己一起做研究。他跟Wallance說:「這個夏天你能不能到新英格蘭,來跟我一起做一個小小的課題呢?」Mosteller想用統計學的方法,鑑定出《聯邦黨人文集》的作者身份。
您已閱讀13%(567字),剩餘87%(37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