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英國人明白中國藝術,是件難事。首先,中國藝術一直處於西方藝術主流的外圍,介紹材料少;其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藝術不太受西方重視,也沒人花太多時間去研究,自然也沒法懂。時過境遷,現在不單漢語開始喫香,中國藝術也成了香餑餑。今年英國有兩個大的關於中國藝術的項目,一個是大英博物館的「盛世明朝五十年」展覽,另一個就是BBC4臺剛剛播出的三集紀錄片The Art of China《藝術中國》。
此片由中央臺與BBC共同投資,中文版尚未播出,名稱待定。英方版的《藝術中國》由英國著名藝術史學家及電視主持人Andrew Graham-Dixon(安德魯• 蘭漢姆•迪金森)撰稿,並和BBC攝製組遠赴中國進行三個月實地拍攝,以西方藝術評論家的角度,將馬王堆、三星堆、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等衆多中國國寶級藝術詮釋給西方觀衆。
向英國人解釋中國藝術,絕非易事。於英國觀衆而言,綠地、和風、細雨、運河乃生活常景;岩石、高峯、沙漠、不毛之地則是電影場景,平時見不著也摸不著。爲幫助西方觀衆感受水墨畫雲海意境,安德魯特意爬上黃山頂峯,讓英國觀衆大開眼界,首次看到雲霧繚繞羣山尖峯這一壯觀景色;爲講解絲綢之路,他行走在沙漠中,形容那裏像是走在月球上。爲詮釋徐悲鴻的駿馬圖,安德魯專門在法國採訪了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先生,請他爲觀衆講解圖中真意。
您已閱讀22%(558字),剩餘78%(20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