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Geopolitics cast shadow over New Silk Road
地緣政治陰影下的「新絲路」


習近平的「新絲綢之路」構想若能成真,將是對全球貿易路線的最大洗牌,但連接中國和歐洲的「渝新歐」鐵路顯示,地緣政治正在給全球化投下陰影。俄羅斯與歐盟因烏克蘭問題而出現的對峙,使「渝新歐」成爲全球供應鏈中一條脆弱的運輸線路。

When, with three bangs on a gong, Xi Jinping welcomed a freight train to the Rhine river port of Duisburg in March, he issued a call for Germany to join China in developing a “New Silk Road” between their two economies.

今年3月,在萊茵河畔的德國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聲鑼響中迎接一趟貨運列車到站。他發表講話,呼籲德國和中國共同建設一條連接兩國經濟的「新絲綢之路」。

您已閱讀4%(301字),剩餘96%(71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