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

亞洲並未告別貧困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亞洲開發銀行將極度貧困線標杆從每天1.25美元調高至1.51美元,據此估算2010年亞洲貧困人口達到17.5億人,比先前的估算值整整多出10億人。

如果你不得不依靠1.25美元度日,你會覺得窘迫麼?那1.5美元呢?這兩者的差別似乎並不值得費心。許多閱讀這個專欄的讀者早上購買卡布奇諾咖啡的開銷就不止1.5美元。然而,取決於你選擇的數字,被界定爲生活極端貧困的人的數量將相去甚遠。

8月,亞洲開發銀行(ADB)加入越來越響亮的呼聲,要求更改對貧困的定義。亞開行在一份報告中稱,1.25美元的貧困線已經不再適用於亞洲。人們需要更多的錢來購買食物以保證足夠的卡路里攝入,以達到亞開行嚴肅提出的「避免極度貧乏所需的絕對最低生活標準」。但是,需要把這根標杆調高多少纔夠?

亞開行提出了一個聽上去精確得令人懷疑的數字——每天1.51美元。亞開行表示,原來的1.25美元是以15個國家爲樣本計算出來的,其中主要是非洲國家,代表亞洲的僅有塔吉克和尼泊爾2個國家。而且,亞開行提出,過去10年裏,食品價格上漲快於總體價格水準,這個事實應當得到更大權重。最後,亞開行稱,固定的數字忽視了其所稱的「近貧」(near-poor)——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的系列報導將該人羣界定爲「脆弱中產」(fragile middle)——多麼容易跌回赤貧境地。一些人這個月每天生活費爲3美元,下個月每天只有40美分,他們很可能捱餓。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在洪水中失去了住所,或者因工傷事故失去了手臂,其生活水準可能出現災難性的下降。

您已閱讀31%(571字),剩餘69%(12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