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話題

「路邊的野花不能採」

作家謝宏:在紐西蘭人的觀念裏,你的我的、公的私的,界限分明。反觀中國,許多事情的界限卻含混不清,於己有利的,佔爲己有;遇到麻煩的,投訴無門。

我剛來紐西蘭不久時,參加了一次華人旅行團,下車欣賞風景的時候,臺灣籍的導遊老周提醒我們「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說那些花草屬於大家的,不是個人的,希望遊客愛護花草,不要隨便摘取,欣賞即可。他的話讓我覺得羞愧,猶如巨嬰聽人教育了一番。

這件小事過去多年,我仍然記得,可見對我的影響,當時還真的無話可說。不是說這道理我不懂,我們從小就被告誡,要愛護公物,不損害別人的利益,但到了實境,似乎都忘記了。追究其原因,大概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大動盪折騰,讓大家對公私你我的界限,喪失了基本的概念,使大家對身邊的事物,有了一種複雜的想法,有了一種想佔有的心理。

在紐西蘭人的觀念裏,你的我的,或公私界限,是分明的。我記得更搞笑的是,我第一次來紐西蘭探親,有次與夫人有事外出,我斜穿過人行道邊的草地,被夫人一把拉住,說不能踩踏別人門前的草地。當時我怒了,覺得她小題大做,便掙脫她的手,故意用力地走了一趟,一路上鬧得很不愉快。

您已閱讀27%(398字),剩餘73%(10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