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周的時間講述人類200萬年的演化進程,要怎麼講?在《人類簡史》的第一節課上,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教授鬱瓦爾•哈拉里(Yuval Harari)說:我希望這門課能讓你看到歷史的一種可能。
這樣的開場白,有點顛覆我對歷史的認知。記得在歷史課本中,歷史是發生在過去的事實,是確鑿無疑的,而歷史學家要做的就是還原真相。不過,換一個角度想想,這句話好像也很有道理。既然我們無法還原過去,只能根據那些恰好被保留下來的歷史遺存進行推測,那麼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歷史的一個樣本、一種可能吧?而且,許多歷史事件都存在偶然性,無數個偶然疊加起來,才把世界塑造成今天的樣子,那麼即便是事實,也不過是歷史的一種可能。
歷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考古發現都在重新整理我們對歷史和人類自身的看法。新的知識必然引出新的觀念,而有些觀念在一開始很難讓人接受。人類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認識到自己並非獨一無二。別急著嘲笑當年那些反對演化論的人,我們這一代人也好不容易纔承認智人曾經還有過兄弟姐妹,而且我們很可能導致了其他人種的滅絕。實際上,歷史上至少存在過六種不同的人類。
您已閱讀45%(464字),剩餘55%(5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