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飛龍

韓飛龍案令人關注中國盡職調查行業

韓飛龍被判犯有非法獲取中國公民個人資訊罪,這起案件受到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的密切關注,他們想知道:中國是否在收緊針對私人調查的模糊規則?

韓飛龍(Peter Humphrey)上週被判犯有非法獲取中國公民個人資訊罪,這起案件受到銀行、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的密切關注,目的是尋找在中國開展盡職調查的線索。

韓飛龍是英國人,他與妻子在中國共同經營一家風險諮詢公司,2013年在上海被捕。他的被捕震驚了跨國公司和金融集團——以及它們的律師和私人調查員——他們不得不自問:中國是否在收緊針對私人調查的模糊規則?

隨著外國企業紛紛加緊對中國的關注,它們依賴於企業風險公司——比如德安華(Kroll)和控制風險(Control Risks),以及更小的精品公司,如韓飛龍的中慧(ChinaWhys)——來從事盡職調查,然後就中國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或在華投資提供建議。韓飛龍的被捕之所以引發關注,是因爲上海警方有好幾個月沒有提供任何解釋。

您已閱讀22%(345字),剩餘78%(12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