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下任主席的爭吵沒有贏家。英國的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遭遇羞辱。德國的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正基於錯誤的理由支持錯誤的候選人;歐盟委員會將迎來一位難以勝任工作的主席。而對那些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中唾棄政治精英們的民衆來說,如今初具雛形的猥瑣交易很可能證明他們沒錯。有時候你真的很難找到支持歐洲的理由。
那些尋求從「天命」角度解釋爲何選擇盧森堡前首相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出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人將會感到失望。沒錯,容克是一位老派的聯邦主義者,但這也沒什麼可興奮的。雅克•德洛爾(Jacques Delors)將歐盟委員會轉變爲歐洲一體化引擎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不,忘掉有關歐洲未來的願景吧。這場爭吵全都與互相競爭的國家政治有關。而且坦率地說,歐盟的格局決定了默克爾的政治勝過卡麥隆的政治。如果說有什麼讓人感到意外的,那就是默克爾爲了讓自己擺脫國內的困境,無情地將一些相當猥瑣的交易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常常宣稱的歐洲主義放在第二位。
您已閱讀26%(499字),剩餘74%(14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