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個星期要到華盛頓聯邦政府各部門去找負責中國事務的大小官員頗爲困難。無論是作爲媒體還是作爲私人朋友,經常得到的答覆就是:在忙著準備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呢。從北京回來之後再說吧。
自從2009年歐巴馬政府上臺後設立這一對話機制以來,每年從五、六月份開始,首都華盛頓的國務院、商業部、貿易委員會、環保署、勞工部等等,都會爲了這兩天的高層會議忙得不亦樂乎。看著那些在辦公室裏捧著一摞摞檔案快步小跑的祕書和助理們,令人驚歎平日暮氣沉沉的官僚機構竟然還能有這樣的爆發力。
這個對話的目的,據說是加強美中兩國之間高層官員的交流。然而,拿會議的時間表來看看,「家庭照」、開幕式、新聞發佈會、晚宴,這一折騰就去了大半天。過後的大組會議,兩邊的部長和助理們坐下來,寒暄完了先發表一通議題講話,還要翻譯,時間過去了至少一半,剩下來給各個小組進入實質性問題討論的時間就沒有多少了。再加上無論是在華盛頓還是在北京舉行,其中的一半人要將時差倒過來不容易,這也就大大降低了會議的效率。至於雙方整理得美輪美奐的檔案夾子,最後多數大概也是沒被看上幾眼就進了廢紙回收堆,成爲美國政府一年四億四千萬美元無用的印刷和紙張支出的一部分。
您已閱讀33%(498字),剩餘67%(10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