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三個少年暴打一個少年的熱門影片,把鄉鎮中學這個名詞推到了公衆面前。事實上,鄉鎮中學是一個瀕危辭彙,這幅突然被掀開的鄉鎮中學的臉孔,其實一直都是傷痕斑斑。
我的初中是在鄉鎮中學接受的教育,老師是本地「土著」,上課叫老師,下課就是拐彎抹角的親戚。老爹在村裏看到年輕的老師,都會陪著笑臉問我在學校如何,然後必定跟一句,不聽話就狠狠地打,沒事,打壞了算我的。這話總讓一邊的我,僞笑得又假又恐懼。
上世紀90年代,鄉鎮中學的老師多是硬氣的中專畢業生,大多是分配回原籍,村裏有地,外地分來的幾個會說普通話的白淨老師,也很快成了當地的女婿和兒媳。生活對他們的要求是上得講堂下得田地。我的英語老師就常常褲管卷著,腳丫子粘著泥,頭髮亂蓬蓬地跑到教室,教我們單複數。
您已閱讀17%(323字),剩餘83%(16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