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試圖尋找民選領導人啓動根本性改革的榜樣,他不妨看看恩里克•培尼亞•涅託(Enrique Peña Nieto,墨西哥現任總統)。誠然,後者是一個小得多、但更富裕國家的總統——儘管近幾十年來的糟糕經濟表現大大縮小了兩國間的差距,但墨西哥的平均生活水準仍兩倍於印度。兩國領導人面臨類似的挑戰。兩個國家都必須在一個高生產率的正規部門和低生產率的非正規部門差距巨大的經濟體中,實現以市場爲導向的經濟成長。培尼亞•涅託開展了大膽的改革,他的改革模式值得效仿嗎?
在近期的一項研究中,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精闢闡釋了墨西哥的二元化。它承認,「墨西哥有現代的一面,是一個高速、成熟的經濟體」。但這個國家也有「傳統的一面,充斥著亞規模、速度遲緩、技術落後、生產率低下的企業,其中許多企業遊離於正規經濟之外」。發展意味著將這兩面合二爲一。
人們常常忘記的是,在20世紀50、60和70年代,墨西哥經濟成就斐然,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均成長3.3%。之後是1982年債務危機和失去的十年,失敗的私有化方案,199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不久後的金融危機,宏觀經濟穩定措施,向多黨民主制轉變,以及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整個這一時期的成長令人失望:自1980年來,勞動者人均產出年增速不到1%。2012年,墨西哥的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是美國的30%,與1990年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