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罅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歸來》批判檄文經黨建網推薦,讓中國輿論再現左右舌戰盛況,不過此次最高黨報卻站在黨建網反面,是百家爭鳴還是證明了喉舌隊伍的罅隙?

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最後20頁的電影《歸來》公映期已近尾聲。過去20天裏,這部張藝謀新作引發了譭譽兩極的觀衆評價,褒獎者贊之飽含人文關懷和歷史反思,即便是有意避開原著中更加令人痛徹心扉的文革苦難描寫,那也是在審查制度下可以理解和同情的規避,不屑者則可分爲兩類,其一正是對張藝謀棄《陸犯焉識》主體不顧而意在「寬恕」心存鄙夷,認爲這種改編過於輕巧且投機,其二則是認定這部電影包藏禍心,選在「5.16」這個文革發動日48週年之際首映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三天前,一篇文章的出現令這種論爭向最高遠處延展。

先是WeChat公號,再是網站,黨建網於6月3日「精彩推薦」《電影<歸來>:以揭露的名義渲染醜惡摧毀主流價值》,將這篇源自亞洲新聞週刊的批判檄文引入內地,加持喉舌背景。黨建網由中宣部主管,其上級單位《黨建》雜誌定位於「黨中央辦的關於黨的建設的綜合性黨刊」;亞洲新聞週刊的官方網站資料則顯示,這家註冊在香港的雜誌歸屬於香港衛視,立志打造華語報刊界中的「鳳凰衛視」,由新華社廣東分社、中國新聞社事業發展中心供稿。

您已閱讀6%(450字),剩餘94%(70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