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一知半解

中越之爭會演變爲戰爭?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如果中越之間出現了衝突,會演變爲一場全面戰爭嗎?可能性很小。中越之爭,主要是在海上。兩國的陸地邊界已經基本劃清。海上的衝突,規模可大可小,迴旋餘地較大,完全取決於雙方的謀略和智慧。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百週年。100年前,一個塞爾維亞的熱血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奧匈帝國王儲夫婦,引發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場浩劫。這是因爲當時的國際政治格局,已經燃燒到了沸點:大英帝國日薄西山,但仍然幻想著往日的榮光。美國的力量蒸蒸日上,卻還只是一個信奉孤立主義的青春期國家。一直夢想在歐洲大陸稱霸的法國屢試屢敗。德國作爲一個後進者,不甘心被圈在中歐的狹小生存空間。俄羅斯本能地要拼命地對外擴張。朝秦暮楚、連橫合縱的結盟令人眼花繚亂。電報、機關槍等新技術的出現,讓外交官和軍事專家們目眩神迷。野心和貪婪、誤判和偏執,一個錯誤的決策連著另一個錯誤的決策,終於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悲劇。

一百年後,國際形勢再度動盪不寧。美國已經從權力的巔峯滑落,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權國家。美國的盟友們卻日益老態龍鍾。新興國家一批一批地崛起,卻發現聚義堂上沒有它們的交椅。國際政治的板塊更猛烈地相互衝撞,新生力量急迫地想要填補看似轉瞬即逝的權力真空。烏克蘭局勢震動了整個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政壇發生著劇烈的化學反應。東亞地區劍拔弩張,南海快要沸騰了。

在東亞地區,會像一百年前那樣,爆發新的戰爭嗎?

您已閱讀15%(494字),剩餘85%(27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一知半解

讀書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寫作是終生以求的技藝,但深知努力的結果,僅僅是得到了一知半解。作者何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者,研究領域爲宏觀經濟學和國際金融。已出版專著《不確定的年代》等,譯著《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