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誰打敗了英國投行?

英國作家奧格:巴克萊宣佈削減投行業務,標誌着英國投行業再次跌入低谷。投行業本應是英資銀行大展身手之地,但英國投行爲何一再失敗?

英國首次在投資銀行業被踢出頂級圈子發生在1995年1月9日。那一天,華寶銀行(SG Warburg)宣佈關閉國際債券業務部門,將業務重點放到股票、諮詢和英國國債領域。

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撤退,它終結了英國當時首屈一指的投資銀行進軍全球的野心。員工紛紛辭職,客戶們也質疑華寶的承諾。不久這家銀行就以極低的價格落入瑞士銀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掌中。

就在華寶銀行退出的6周後,倫敦最古老的金融機構之一霸菱銀行(Barings)被尼克•裏森(Nick Leeson)的非法交易搞垮,這件事加劇了人們對英國投行的疑慮。20世紀90年代的剩餘時光見證了英國一連串銀行被外國公司收購。

您已閱讀19%(300字),剩餘81%(12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