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夜讀正讓中國黑夜的公共內涵變得具體。
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4月份開始24小時開放,實體書店這種文化樣式正式從白天延伸到了黑夜。緊隨其後,北京首家民營24小時書店「24小時博書屋」宣佈將於近期營業。在一個中國人讀書量一直在下降的時代,三聯的做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收穫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也是讀書人的福祉,但24小時夜讀距離35年前三聯自己刊發的《讀書無禁區》願景,前路依舊很長。
書店夜讀,繼承的是古典時代的思想自由傳統。三聯書店仍以賣書爲主業,市場方面,自4月8日起24小時試營業,首晚銷售額1.5萬元、第二晚2.5萬元、第三晚3.2萬元,整體銷售數據穩定。4月12日晚書店統計,晚上9點以後進店的客流近800人,銷售額接近5萬元。試營業10天,夜場銷售總額25萬元,白天的銷售額也直線上升。口碑方面,由於媒體連篇累牘的報導,慕名而來的讀書人很多。政治方面,三聯書店寫給李克強關於「深夜書房」的彙報,收到了回信,李克強認爲很有創意,是對「全民閱讀」的生動踐行。應該說,在各個方面都得了高分。
您已閱讀20%(442字),剩餘80%(17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