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靚麗面紗背後

在各種亮眼的成長數據背後,投資者應關注阿里巴巴招股說明書中包含的風險因素,包括它在移動領域面對的競爭、VIE和股權結構,而最大不確定因素是中國的監管環境。

阿里巴巴(Alibaba)發佈的長達248頁的招股說明書,揭開了這家一向神祕的企業的面紗。在過去15年裏,阿里巴巴已成長爲中國電子商務的代名詞。

阿里巴巴在美國的首次公開招股(IPO)是近年來人們最熱切期待的上市交易之一,也很可能以200億美元的募資規模成爲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IPO。自1999年以來,逾200家中國企業已經在美上市,阿里巴巴的上市將進一步把美國資本市場的命運與中國經濟捆綁在一起。

阿里巴巴的運作模式,用一位分析師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電子跳蚤市場」:它自身實際上不銷售任何商品,出售的只有點擊、廣告和針對零售商的其他服務。在中國,零售市場競爭極爲激烈,而阿里巴巴卻不必承擔零售商們承擔的風險。

您已閱讀13%(303字),剩餘87%(19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