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歐關係

穩定而成熟的中歐戰略伙伴關係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駐會研究員史志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3月30日抵達布魯塞爾,他將訪問歐盟總部。習近平此行可以推動中歐經濟「聯姻」,並加深雙方政治夥伴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2014年3月30日抵達布魯塞爾,開始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歐盟總部。這是他2012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訪歐盟地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而歐盟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因此此次訪問受到了經濟學家們的密切關注。同時政治分析家們也在關注此次訪問,希望洞察兩大行爲體政治關係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當下,歐洲的地緣政治動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烏克蘭危機與歐洲內部出現的反歐或抑歐情緒都在阻礙著歐洲一體化實現的進程。

習近平主席履新以來已經訪問過俄羅斯、非洲、美國以及拉美地區,這被一些人視爲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外交政策不夠重視歐盟。然而事實上,習近平主席比較晚才訪問歐盟的做法恰恰顯示了中國與歐盟關係的穩定和成熟。反觀中國與周邊國家、非洲以及拉美國家的關係,在前些年有些被忽視,面對著更大的挑戰。自習近平主席上臺以來,如中國的俗語「遠親不如近鄰」所說,中國對這些國家傾注了較多的外交資源、時間和努力。

習近平主席對布魯塞爾的訪問將會成爲中歐關係上一項重要的事件,這將是中國國家元首在中國-歐盟高層峯會以外首次訪問歐盟總部,顯示出中國一如既往地支持歐盟作爲全球主要行爲體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布魯塞爾的安排還顯示出,中國政府有意在中國與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發展進入第二個十年之際加深彼此關係。

您已閱讀16%(560字),剩餘84%(29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