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中國學生都很熟悉的小學算術應用題:某化工廠有一個水池,如果打開進水閥注滿水池需10小時,打開出水閥排空水池需20小時。問:同時打開進水閥和出水閥,多長時間能夠把水池注滿?
在筆者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時,除了苦思冥想如何解題外,心裏總是糾結另外一個疑問:水資源那麼寶貴,化工廠何必用這麼浪費的方式來注水呢,把出水閥先關上不是更好嗎?如果把這個問題和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聯繫在一起就更爲有趣。
人民幣即期匯率從1月最高1美元兌人民幣6.0412元,貶到2月28日的6.1450元,貶值幅度達到1.7%。在解釋貶值原因時,中國央行就被不少分析人士描述成以上應用題中的「化工廠」:一方面,中國央行有意引導人民幣匯率走弱,那就要以一個低的匯率價格大舉買入外匯,拋出人民幣,是在「注水」;另一方面,截止到2月27日,央行連續在公開市場進行正回購交易,且正回購的規模保持在500-1000億左右,是在「排水」。中國央行這樣離奇而分裂的做法究竟意欲何爲呢?
您已閱讀16%(420字),剩餘84%(21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