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業

金融業本質沒有變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長埃利安:如今的金融系統似乎比我16年前加入時要複雜的多。然而,由於基本的人類行爲仍然一樣,一些根本特點也沒有改變很多。

當我準備在今年3月底從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卸任時,新興市場再次成爲新聞焦點,但原因卻令人尷尬。阿根廷匯率大跌,泰國和烏克蘭充斥著政治衝突,土耳其正搖搖欲墜。

這些動態讓人想起1998年1月的動盪,當時的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供職15年之後,剛剛投身於民營金融業。當時,泰國正步履蹣跚,南韓岌岌可危,俄羅斯和阿根廷都即將陷入主權違約。

新興市場正再次佈滿陰雲,不久之前人們普遍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多年來,專家們一直辯稱,這些曾境況不佳的經濟體已變得強大起來。銀行資產負債表得以鞏固。國際儲備規模擴大很多,政府債務有所減少。機構不再通過發行大量短期債券爲自己融資,而這些短期債券必須不斷再融資。政府施行了明智的改革。即便在2008年危機的刺骨寒風之中,新興市場也沒有患上重感冒。

您已閱讀20%(344字),剩餘80%(14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