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電影

從《華爾街》到《華爾街之狼》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無奇:雖然狄卡皮歐在《華爾街之狼》中演繹的是一段真實故事,目前票房也相當看好,但論到對金融業的實際影響力,該片遠不如1987年道葛拉斯主演的經典《華爾街》。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的新片《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見右圖)選擇了一個週五(1月17日)在英國上映。第一個週末過後,全英國的票房收入達到466萬英鎊,穩穩坐上票房第一的寶座。隨後一個星期,該片繼續熱映,有人甚至在Twitter上抱怨說想看卻買不到票。電影院也有苦衷:這部片子長達三小時,夜場只能安排一場,對很多下班沒有定點的上班族來說,週中很難有悠閒的心情去電影院坐這麼長時間。

即便如此,這個票房成績在英國電影史上也能排到第三。不過當然了,這個排名針對的是分級在18歲以上才能看的那一類電影,因爲影片中充斥著毒品、性交易、「海天盛筵」型的大party,以及幾乎從頭至尾不絕於耳的、以F字母開頭的髒話(有雜誌統計,那個F***詞共出現506次)。

坦白說,人們已經很久沒看到過這麼「壞」的電影了。而且,這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第一部以華爾街上真人真事爲基礎的傳記式電影,直接把主人公、傳奇股票經紀人喬登•貝爾福(Jordan Belfort)的發家、墮落史搬上銀幕,赤裸裸地展現在觀衆眼前。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真正關於華爾街股票交易的場面並不多,卻花費大量鏡頭呈現股票經紀人們奢侈、放蕩、淫靡的生活方式,以期滿足金融圈之外普通觀衆對華爾街的好奇心。

您已閱讀17%(561字),剩餘83%(26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