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亮相的16隻新股,成爲去年底修訂後的新股上市首日交易制度的試金石。從它們的首日表現看,新規或許抑制了一些老問題,但也帶來了新漏洞,「打新」從此或將成爲大機構大資金的閉門遊戲。
週四在深圳上市的8隻新股,在集合競價階段(早晨9時15分至9時25分),申報價均達到超發行價20%的上限;9時30分開盤後,8隻新股均立刻觸及超開盤價10%的漲幅限制,被臨時停牌;10時30分恢復交易後,8隻股票再度大漲,觸及超開盤價20%的漲幅限制,遭遇二次停牌,一直到14時57分;截至收盤,8隻新股漲幅均達到深交所限定的交易首日最高漲幅,全天成交均爲5筆,換手率小於20%。
再看週二上市的8隻新股,除炬華科技外,其餘7隻股票首日表現與週四上市的新股一模一樣。
您已閱讀31%(329字),剩餘69%(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