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聯準

有效溝通至關重要

智慧資本公司董事長佩爾紹德:要想在不引起市場動盪的情況下退出非正統的貨幣政策,央行行長們需要與市場進行有效交流,並更好地理解債券購買舉措將會產生何種效果。

美聯準(Fed)每月大舉購債800億美元以及其他國家的類似政策取得了什麼效果?通常的答案是,潮水般的廉價資金壓低了安全資產收益率,迫使投資者冒險尋求更高回報。實情並非如此。當央行行長們被迫出臺這種政策的時候,恰恰正是該政策不起作用的時候。

沒錯,資產價格確實有所上升。這並不令人意外:各國央行通過印鈔,實際上暗示了將長期維持低利率的意圖。但央行行長們通過購債與市場溝通,付出的代價極爲昂貴。難怪英國央行(BoE)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正尋求風險程度較低的信號。卡尼去年出臺了爲未來利率走勢提供正式指引的政策。

自2008年以來,美聯準一直向公衆收購債券,新創造資金超過3兆美元,是其所持資產價值的三倍。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和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出現同等比例的膨脹,儘管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傾向於向銀行發行長期回購協議來實現更長時期的擴張。

您已閱讀29%(387字),剩餘71%(9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