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14年經濟展望

2014年:亞洲晴雨看日本?

滙豐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範力民:美聯準量寬和中國需求是近些年來支撐亞洲經濟成長的兩大引擎,但兩者如今開始熄火。不論你看好還是看淡亞洲前景,今年應持續關注日本動態。

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投資者展望未來時感到些許恐慌,這或許是可以理解的。近些年來支撐亞洲經濟成長的兩大引擎——由美聯準(US Federal Reserve)提供的廉價資金以及中國不斷成長的需求——開始熄火。美聯準退出量化寬鬆蘊含的風險,已在2013年中得到了有力展現。而在中國大陸,雖然經濟結構改革亟待推進,但它將抑制需求的潛在反彈。這些因素足以讓投資者心神不寧。

但除此之外還有第三股值得關注的力量,2014年其對亞洲地區的影響將超過以往多年:這股力量就是日本。日本將向亞洲新興經濟體提供支持,也將給它們帶來挑戰。日本既是投資者,也是競爭者,此外還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流動性來源;日本擁有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很多行業都擁有極大的影響力。隨著日本逐漸從沉睡中醒來,亞洲地區將日益強烈地感受到日本的影響。

先從金融領域說起,2013年,日本央行(BoJ)公佈了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貨幣刺激方案:兩年內使基礎貨幣規模擴大一倍。當這一政策公佈時,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將出現大規模資本外流,進而刺激亞洲地區經濟體的快速成長。但可惜的是,日本僅出現了小規模的資本外流,這使亞洲地區面臨著世界另一邊美聯準退出量化寬鬆的威脅。

您已閱讀27%(510字),剩餘73%(13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