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和2007年,評論家們(包括本人)紛紛對多個發達經濟體股價上漲、房貸和其他形式高風險貸款積累的現象提出過警告。如今,房價再度上漲,股指屢破歷史紀錄,三字母縮寫的衍生品(指MBS、ABS、CDO、CDS等——譯者注)捲土重來。「低門檻」(cov-light)貸款(別問我這是什麼)等過去頗受青睞、但被遺忘已久的產品也宣告迴歸。我們應該擔心嗎?
其實不用擔心。這次確實不一樣。我並不是說世界已經進入了新時期,使我們能用諸如人口數據變化之類的愚蠢理由爲很高且不斷上升的資產價格辯護。我有別的理由:如果一些泡沫破裂(毫無疑問會這樣),其破壞性不會像上次那樣大。
首先,事關經濟穩定性的因素不是資產價格水準及其之後的萎縮,而是槓桿和傳染。到2007年時,已經有幾個發達經濟體進入這位著名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金融不穩定假說」中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將該階段稱爲「龐氏金融」(Ponzi-finance)——即註定沒有好結果的滾雪球式金融騙局。泡沫破滅引發銀行破產,銀行破產的影響反過來蔓延到整個金融體系。美國次貸市場無疑是龐氏金融最後階段的最極端案例,最終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瀕於崩潰。
您已閱讀32%(507字),剩餘68%(10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