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上週訪問中國時,腰彎得簡直不能再低。在英國民衆看來,英國首相這副激情自貶的猥瑣樣讓人難堪。這樣做改變不了什麼。卡麥隆尚未登機回國,中國官方控制的媒體就已經稱,英國只不過是「一個歐洲老牌國家,適合旅遊和留學」。
至於說卡麥隆此行可能服務於某種全域性目標,實際上此次訪問讓人痛苦地看到,高貴、重商主義和奉承被毫無章法地結合在一起——這往往是歐洲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深陷經濟困境的歐洲迫切希望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增加出口。但如何將這個目標與堅持歐洲價值觀體系和利益協調起來呢?
卡麥隆此次出訪正值東中國海緊張局勢出現危險升級,中國試圖控制日本管轄的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的空域。最近中國宣佈劃設一個龐大的防空識別區,標誌着逐步升級的對日本施壓進入一個新階段,目的是從日本手中奪取這些島嶼——中國稱其爲釣魚臺及其附屬島嶼——的控制權。
您已閱讀23%(389字),剩餘77%(13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