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將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做出選擇——如果它有朝一日真的做出選擇的話。可惜其外匯儲備不允許這種時間上的奢侈。在抗議者頂著基輔的嚴寒,抗議政府放棄歐盟自由貿易協定之際,應當留意烏克蘭不斷縮水的200億美元外匯儲備。這點儲備可以覆蓋約兩個半月的進口,低於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覺的3個月門檻,而且比埃及(另一個逐漸滑向外匯危機邊緣的國家)更糟。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咎爲盯住匯率偏高。從格里夫納(hryvnia)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報價看,烏克蘭貨幣兌美元匯率一年後將下跌15%。即便如此,該儲備還得承受將在2014年到期的100億美元外債——烏克蘭必須在明年找到一個有錢的朋友(如果不是長期合作伙伴的話)以替代市場。
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債務危機:43%的債務/GDP比率正常情況下意味著烏克蘭能夠避免違約,儘管該國正在經歷經濟衰退;即便無法避免違約,投資者遭受的「削髮」也不會太厲害。不難看出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今年爲何押注50億美元購買烏克蘭債務。收益率超過10%。然而,阿根廷在2001年違約時的債務/GDP比率是50%。烏克蘭的經常賬戶赤字是個問題。IMF預計,若沒有結構性改革,這個赤字在2018年之前將維持在7%的水準。烏克蘭的銀行無法補足外匯儲備:Exotix稱,這些銀行擁有16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但同時有230億美元的外債。
您已閱讀75%(597字),剩餘25%(2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