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全民」概念在升溫

FT中文網編輯馮濤:去年的白酒股,今年的傳媒股,都曾經遭到資金爆炒,從白酒股撤出的資金迅速進入乳業,那麼傳媒全線退潮後,從它們撤出來的資金又會流向哪裏?

中國股市上證綜指週二收跌0.83%。今年以來漲勢強勁的文化傳媒等板塊獲利豐厚,週二遭到資金拋售,從而拖累創業板指數重挫3.60%。去年的白酒股,今年的傳媒股,都曾經被資金爆炒過,那麼現在的問題是,炒作退潮後,從這些板塊中撤出來的資金會流向哪裏?

白酒股去年勢頭強勁,今年以來,受「八項規定」、「三公消費」、塑化劑等事件的影響,龍頭茅臺、酒鬼股價不斷下移。先前炒作白酒股的資金早已撤出,去了哪裏?市場的主流觀點是,這部分資金紛紛流向乳業板塊,伊利就是下一個茅臺,光明就是下一個酒鬼。據統計,今年以來,伊利股份累計上漲近132%,光明乳業累計漲幅155%,三元股份也累計上漲了78.21%。爲什麼乳業股會漲?

其背後含義無外乎「全民」二字。所謂「全民」實則包含著大眾性消費的特徵。今年「3.15」晚會之後,市面上大眾消費的洋品牌紛紛爆出問題,從蘋果手機、洋奶粉,再到後來的醫藥行業反腐等。中國如此大規模、系列的整治外資企業的行爲,實則在釋放一個政策信號,中國將對該類市場進行全面整治,而對外企的嚴苛措施只是第一步。中國政府先前一直倡導的結構調整是多方面佈局的,且目標明確,即促進消費,有效提振內需。

您已閱讀52%(495字),剩餘48%(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