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中國房企「曲線融資」

FT中文網編輯馮濤:中國房企在國內的融資管道幾乎被封死,通過「借殼」這類方式曲線救國、贏得成本相對低廉的境外融資成爲房企無奈的選擇。

過去三年多,受到證券監管限制,未上市的中國房地產企業無法在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發行新股,已上市地產企業再融資申請也被暫停。作爲中國政府樓市調控的一部分,政策意圖不言而喻,是在抑制房價上漲過快的同時,希望通過融資門檻,引導資金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企業。中國房企在樓市調控的高壓下,債務融資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未來生存受到威脅,在此背景下,尋求「出路」成爲唯一選擇。

近來多家中國地產開發商通過一系列「借殼」方式,獲取相對廉價的境外融資。最新一例,就是中糧集團(Cofco)將一批總價值18億美元的地產資產注入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殼公司,這些地產中還包括北京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

不僅未上市的中國房企尋求境外融資,連招商地產、金地集團等上市房企也都在尋求以借殼方式將旗下地產資產在香港上市。

您已閱讀40%(357字),剩餘60%(5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