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錢體育

高爾夫,關天朗只是起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高爾夫在中國,從一開始就不是百姓休閒健身活動,更是爲參與者提供區別性社會標籤的一種特殊生活方式,它的熱潮纔剛剛開始。

很大程度上,關天朗在美國大師賽上的首秀,爲中國高爾夫打開了一扇窗戶。這個14歲少年不僅打破了美國大師賽參賽者年齡紀錄,他異乎尋常的沉著鎮定也讓人折服。美國人突然意識到,原來在中國也有高爾夫。

兩個月之後,《紐約時報》的雜誌板塊裏,出現了布魯克•拉爾莫撰寫的長篇特寫「Golf in China Is Younger Than Tiger Woods, but Growing Up Fast(中國高爾夫比泰格•伍茲還年輕,但成長迅速)」。這還只是國際媒體對中國少年高爾夫球手的一種描述,其他報導接踵而來,類似於《觀瀾湖,現代化高爾夫工廠》、《中國鉅額投入高爾夫》、《中國,下一個高爾夫大市場》等等。業內人士早就意識到中國是一片正在升溫的高爾夫熱土,從目前市面上林林總總30多種高爾夫雜誌就可見一斑。關天朗的出現,將中國高爾夫的影響力擴散到了專業高爾夫行業之外。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這會是一項讓中國人瘋狂的運動,而一旦中國人都爲之瘋狂,那麼高爾夫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麥克•謝爾德在2004年轉爲職業高爾夫球手,但從2009年開始,他的工作,便是深圳觀瀾湖——這個「現代化高爾夫工廠」裏的專職教練。他的業務相當繁忙。觀瀾湖在深圳12片球場,海口10片球場,前來學球的少年比比皆是。「他們每天都是喫高爾夫、睡高爾夫、呼吸高爾夫」,目標當然是有朝一日能成爲躋身PGA或者LPGA這兩項錦標賽事的職業球手。他們承載著父母家人極大的期望。

您已閱讀38%(614字),剩餘62%(10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