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

我能同時愛兩個國家嗎?

FT中文網撰稿人何越:移居英國近十年,眼看中秋將至,若說,「月在他鄉明」,我會有負罪感;若說「月是故鄉明」,卻又覺得語不達意。

英國華文媒體《華聞週刊》林入女士邀我爲中秋特刊撰文,主題是『月在他鄉明』。我愣了愣。

過去幾十年裏,「月是故鄉明」在我腦裏時時銘刻,從未更改。移居英國近十年,突然見到「月在他鄉明」這個陳述,心裏竟然有了負罪感。可這明明是海外華人心中的大實話。我們移居他鄉,是爲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或爲求學而來,或爲愛而來,或爲孩子的教育而來,或爲更好的空氣和環境而來,或爲更好的制度而來。在這裏成了家,生了孩子,住得久了,不知不覺中,英國成了第二故鄉。說「月在他鄉明」,情理之中。

可雖是一句大實話,把它說出口,似乎卻有愧疚之心。如果「月在他鄉明」,那故鄉的月還明嗎?如果故鄉的月仍然明亮,把他鄉明月置於首位,是否有忘恩負義的味道?會不會被指責爲不愛國?

您已閱讀21%(318字),剩餘79%(11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