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評論的一條捷徑,就是將其泛社會化。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手段。當遇上需要翔實調查數據作爲佐證的複雜命題時,如果沒功夫去調查研究,就在網路上各種跟貼、留言和評論裏,找找多數派的傾向,然後將責任往「社會」一推,就顯得自己空靈高妙,並且充滿社會責任感了。
這樣的迅速成長之路上,有人成功過,苦心積慮當上了公知,引領風騷。但那些批判之聲卻早已化爲雲煙,因爲除了揪住幾個無法或無力還口的軟弱對手外,公知將責任都推給了社會。
所以在面對百天時間內,足球國家隊、籃球國家隊接連崩潰,需要從綜合性角度給出一點評論意見時,最簡單的反應,就是把原因拋給「社會」:管理機構肯定是無能顢邗的,連國家喉舌的評論標題裏,都拿國家體育總局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的姓名來取笑了——「信蘭成,誠難信」。過去十年公知們罵中國足球的「方程式」是:罵足協+諉過社會不公+批判社會。按照這個方程,現在完全可以羞辱信蘭成+罵籃協+罵社會對發展籃球不負責任+批判社會。
您已閱讀29%(407字),剩餘71%(9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