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業

如何成爲數字時代的「廣告狂人」?

陽獅集團和宏盟集團的合併,被解讀爲廣告行業黃金時代的結束。《廣告狂人》裏男主角們那種一邊品嚐雞尾酒,一邊隨意聊創意的做法,在今天的數字時代是遠遠不夠的。

「谷歌和Facebook正在向我們發起攻擊,」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美國廣告業的代名詞——譯者注)發出了驚呼。「進入防禦模式,」這是法國做出的回答。於是,全球兩大廣告公司陽獅集團(Publicis)和宏盟集團(Omnicom,又稱奧姆尼康)宣佈合併。鑑於現在的廣告相對於《廣告狂人》(Mad Men)描述的時代更加依賴於演算法,這起合併案被解讀爲廣告行業黃金時代的結束。《廣告狂人》是反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廣告業風貌的系列電視劇。新聞媒體認爲,這一舉措表明兩家廣告公司正在擴充資源,以對抗矽谷巨擘。

但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它是建立在兩個站不住腳的假設之上的。它一方面假設,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一種數字驅動、可預知型的數字廣告模式。當你搜索「輪胎」時,會看到一條廣告,告訴你在距你當前位置一英里處有商家在特價銷售米其林(Michelin)輪胎。而另一方面,這種觀點將《廣告狂人》式的創意技巧過分浪漫化了——在該影集中,三個精明練達的男人一邊坐著品嚐雞尾酒,一邊隨意聊著如何推銷從植髮療程到汽車保險等各種商品的構想。

以上兩種誇張的假設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廣告業要在如今的網路時代蓬勃發展,則必須將數位化定位媒體投放的高效率與《廣告狂人》的非凡創意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機構,無論是大型企業集團還是小公司,都將引領廣告業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潮流。事實上,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一部熱播電視劇(或者網路連續劇),用誇張的手法描繪當效率成爲時髦的時刻。

您已閱讀32%(634字),剩餘68%(13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