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中國房企真的「差錢」嗎?

FT中文網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多家中國上市開發商披露融資預案,似乎預示房企再融資將重新開閘。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鬆綁意味著什麼?投資者會不會買帳?

沉寂了三年多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再融資或開閘。已有多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融資預案,股權和債權類融資有望重新成爲房企融資的主要管道。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房企再融資鬆綁是否有悖當前政策基調?房企是否真的「差錢」?投資者又會不會買賬?

回答上述種種疑問之前,不妨先看幾組數據:上半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額增速分別超過20%和40%;上半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8.24萬公頃,同比增加38.8%;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51433萬平方米,同比成長28.7%;銷售額33376億元,成長43.2%;行業龍頭萬科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成長22.31%。

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依然是保持中國經濟穩定成長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在製造業投資受限於嚴重的產能壓力、基建投資受制於信貸投放力度之時。最近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提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目標,更然外界懷疑政府樓市調控有所鬆動。但我認爲,爲房企再融資鬆綁和樓市調控基調並不相悖,只不過方式上出現微調。

您已閱讀38%(418字),剩餘62%(6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