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電力

尚德重組考驗中國成長模式轉型

銀行不再支持尚德的事實表明,政府正在試圖轉變以往向選定行業分配廉價資金的成長模式。在以往的模式下,銀行變成了執行國家政策的工具。

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簡稱尚德電力控股)曾經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其創辦人施正榮曾是中國首富。這家公司是無錫尚德(Wuxi Suntech)的離岸母公司,在紐約上市,市值曾一度升值160億美元。

今年3月份,尚德電力控股的主要子公司無錫尚德根據中國新的破產法申請破產。截至2011年底的檔案顯示,無錫尚德對中國各大銀行的欠款約爲23億美元。尚德電力控股的債權人也在努力追討貸款,其中包括持有近6億美元債權的多家對沖基金和世界銀行(WB)下屬國際金融公司(IFC)。尚德電力控股尚未申請破產,依然處於運營之中。

在該案受到密切關注之時,中國正在嘗試排列好彼此衝突的政策重點。無錫尚德是否會以創造就業和社會穩定的名義得到救助;還是爲了實現太陽能行業迫切需要的合理化,由一家健康的競爭對手收購它;抑或是讓它「自生自滅」,尚德的最終命運還不明朗。其結果將反映出中國政府在經濟成長與發展模式拐點到來之際所做出的選擇,地方政府是抗拒還是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也能從中看出端倪。

您已閱讀30%(460字),剩餘70%(10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