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財務報表

實時財報的可能性

Fresenius執行長施耐德:縮短財務報告週期有助於消除投資者的不確定感,進而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現行季報制度最終應朝著向投資者提供實時或近乎實時的數據方向轉變。

信息技術已經重塑了金融界。從高頻交易,到電腦驅動的價格形成機制,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然而,儘管金融行業採用電子數據處理技術的規模遠超其他行業,但這個行業中有一個領域似乎一直沒有變化:季報制度。

除了縮短披露截止日期以外,這項有數十年曆史的財務報告傳統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能夠反映IT技術給行業帶來的巨大進步。我們因此錯失了降低資本成本和改善財務管理的機遇。在實時新聞和Twitter時代,財務資訊的更新速度堪比紙質百科全書。

這很合許多高階主管的心意。對當今許多財務長來說,更頻繁地披露財務資訊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過去十年監管明顯加強——想想《薩班斯-奧克斯利法》(Sarbanes-Oxley)和《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披露負擔。但是,提高財務報告頻率對企業和它們的財務長大有裨益,即降低資本成本。

您已閱讀29%(377字),剩餘71%(9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