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

Lex專欄:中國股市還有更多壞訊息

中國股市目前的行情尚未充分反映所有壞訊息。信貸趨緊已導致借款成本上升,可能再度侵蝕企業利潤率水準。假如2011年中期信貸緊張的狀況重現,股市還將下跌。

中國新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低於早先類型。這是近些天來關於中國的唯一一條好訊息。週一公佈的5月份製造業調查數據顯示,工廠產出成長已經放緩,新訂單數量顯著下降。在此之前,中國官方連續數週收緊信貸市場,以期控制影子銀行體系。投資者對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4個月低點的訊息無動於衷——上證指數橫向盤整。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的壞訊息。

確實,中國的股票價格現在已經非常便宜。目前上海上市公司的預期本益比尚不足7倍,遠低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後12倍的本益比水準,爲十多年來的最低點。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表現同樣疲軟。來自標準普爾(S&P)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在港上市中資企業的淨利潤率逐漸穩定在接近8%的水準,而截至去年年底該指標已經連續第八個季度下跌。目前這些企業的淨利潤水準尚未表現出回升跡象。

信貸趨緊已然導致借款成本上升,很可能再度侵蝕企業的利潤率水準。縮緊融資管道還將對企業投資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依賴於不太正規的影子銀行體系獲取融資的中國中小企業。企業的營業收入也將因此受到影響。例如中國第一大鞋業生產商百麗(Belle)的同店銷售額第一季度僅較上年同期成長了5%,而巴克萊(Barclays)預計該指標第二季度可能出現下降。連鎖餐廳味千拉麪(Ajisen)也表現出了類似的銷售趨勢。2011年中期信貸環境緊張,在其後的4個月中,在港上市中資企業的市值跌幅超過三分之一。如果同樣的壞訊息再度降臨,中國股市還將進一步下跌。

您已閱讀94%(643字),剩餘6%(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