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銀行「錢荒」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工商銀行系統升級導致的癱瘓正好遇到敏感時刻,再加上股市、金價暴跌等一系列壞訊息來襲,對中國經濟前景堪憂的哀聲嘆氣四處可聞。

「敏感時期,技術添亂」——週六下午,當得知@中國工商銀行電子銀行宣佈電腦系統恢復、各項業務已可正常辦理後,@財經網抱怨了一聲。

當天,在發現多地民衆反映自己的工商銀行卡不能取錢後,確曾引發對「敏感時期」的猜測,即如@公司輿情所概括:「有人聯繫到前幾天銀行間市場錢荒,認爲工行是以升級爲由避擴音現」。南方都市報今晨報導《某銀行大面積取不出錢,癱瘓約1小時後恢復正常》中雖爲工行隱去了名頭,但亦提及「網友懷疑與『銀行錢荒』有關」之反應:「系統升級都是在半夜凌晨進行,怎麼白天還在升級?」

「敏感」,從業內人士傳導至普通儲戶,大約可以從週五傍晚算起。18時許,作爲財經專業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下屬網站,21世紀網發佈獨家訊息:「據訊息人士透露,中國銀行今天下午資金違約,交易時間延半小時給各家找資金,但是一直沒找到,市場資金缺口千億規模……30分鐘前央行投放4000億貨幣」。此訊一出,當即引爆微網誌,各門戶亦迅速將訊息推入首頁,對中國銀行業資金緊張的討論急劇升溫。

您已閱讀8%(428字),剩餘92%(47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