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鳳凰撫棱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若是中國間諜,就在北京宮殿裏撫摸鳳凰」,史諾登的天朝想像在微網誌上頗受歡迎。配合外交部口徑升級,官媒對「棱鏡」的批評也升級。

「若我是中國間諜,我爲什麼不直接飛往北京?現在就住在宮殿裏,撫摸鳳凰了」——基於史諾登前天晚間在英國衛報網站上的在線答問,這段帶有外國人對天朝想像的譯文版本,在微網誌上更受歡迎。

相比而言,被中國媒體昨天更加廣泛採用的翻譯版本就難免略輸文采:「問:你是否已把美國機密賣給中國換取庇護?答:顯然,美國媒體會對任何涉及中國香港或中國內地的東西作出一些下意識反應,這是爲了讓人們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對美國政府不當行爲的關注上。但是,試問,如果我真的是中國間諜,我爲什麼不直接飛去北京?如果真的那樣,我現在一定是很舒坦了」。

在新華社發出的稿件中,更是把後半段直接略去了,保留的是「自己根本不是所謂的『中國間諜』,美國這種指控是一種誹謗,目的是轉移人們對政府不當行爲的關注視線」的史諾登語錄。

您已閱讀8%(337字),剩餘92%(38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