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

美國經驗:對光伏產品加徵關稅收效甚微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加徵進口稅後,對製造業和就業的益處並不明顯。中國公司也在規避關稅壁壘,例如把更多產能遷到國外。這對於預測歐盟關稅的效果有啓發意義。

去年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決定是否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徵收進口稅的時候,爭論的雙方就這個問題毫不含糊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美國光伏製造聯盟(CASM) 表示:「理想的決定將爲美國帶來更多就業崗位。」該聯盟的成員企業希望阻止廉價進口產品。

美國廉價太陽能聯盟(CASE)表示,徵收關稅意味著「到2014年,美國將失去6萬就業崗位」。該聯盟代表從低成本電池中獲益的進口商、安裝廠和生產廠的利益。

您已閱讀9%(209字),剩餘91%(19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