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曾經是海外投資者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的主要工具。不過,自2010年7月人民幣清算協議修訂以來,可交割的離岸人民幣市場(CNH)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壯大。不到三年時間,目前CNH即期及可交割遠期每日的交易量合計已達60億美元,遠超越NDF的32億美元。
筆者預計這一趨勢將會持續,而NDF市場將逐步被取代,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CNH具可交割特性。部分投資者對於有17年曆史的NDF市場被取替感到錯愕,但其實這情況一點日元不難理解。NDF主要用於實行外匯管制國家的貨幣,從事國際貿易企業爲規避匯率風險所衍生出來的金融手段,人民幣NDF於十多年前就是這樣應運而生。但2010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出臺,香港的人民幣銀行間市場正式運作,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拾級而上,具可交割特性的CNH市場因此逐步成形。
在這背景下,無本金交割的NDF功成身退是理所當然的。因其可交割特性,CNH爲投資者帶來不少便利,例如投資者可兌換人民幣後購買如RQFII和點心債等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企業更可通過遠期操作對沖其實際支付。
您已閱讀27%(463字),剩餘73%(1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