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關係

中非合作互利互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奈及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認爲,中國對待非洲的方式體現了「殖民主義的實質」,這一說法並不公平。

奈及利亞央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Lamido Sanusi)最近爲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對待非洲的方式體現了「殖民主義的實質」,即出口製成品、進口原始資源。他認爲,中國是「促成非洲去工業化和發展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我不認同這種觀點:中非關係事實上是互利互惠的。

中國的行爲至少在四個方面一直爲中非雙方帶來益處:技能、貿易、工業化和能源。以下逐一分析。

首先,技能和知識交流。人們經常抱怨稱,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從中國國內進口設備和勞動力。但中國政府強調,它鼓勵中國企業使用非洲當地的設備和勞動力。

您已閱讀18%(249字),剩餘82%(11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