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應公正看待中國對非經貿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奈及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的「中國殖民非洲」論背離現實,對中國企業過多使用中國勞工和設備的抱怨也不合理。

(編者按:本文是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先生對奈及利亞央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發表在英國《金融時報》的《非洲不應對中國心存幻想》一文的回應。)

拉米多•薩努西先生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非洲不應對中國心存幻想》(Africa must get real about its romance with China)一文激起了廣泛關注,這是因爲,該文強調中非經貿關係中的競爭和利益對立,文中多處對中國使用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剝削」之類刺目字眼,而且,作者身爲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奈及利亞的央行行長,其父又曾任駐華大使,身份特殊。

然而,由於立論基礎違背史實和事實,論述一廂情願不合經濟邏輯,這篇名曰「現實」的文章,對中非經貿關係和非洲經濟發展途徑的論述恰恰背離了現實,既無助於非洲確定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又損害了非洲在市場上的談判地位,其指責中國的某些邏輯,更有可能傷及非洲國家自身的社會穩定與政治統一,包括奈及利亞本國。

您已閱讀8%(421字),剩餘92%(45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