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FT社評:非洲必須發揮年輕人的潛能

全球大宗商品繁榮爲非洲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但這種曇花一現的推動因素,不是維持可持續成長之策。未來何去何從,將取決於新一代年輕人。

只有鐵石心腸、頭腦糊塗的人,纔可能不歡迎非洲及其企業的經濟復興。本週英國《金融時報》正在對此進行系列報導。然而,在盤點一度被遺忘的非洲大陸新獲得的眷顧之際,不應忘記批判地看待那裏仍存在的挑戰。

2000年以後,全球成長最快的國家多數都來自非洲——儘管它們的起點很低。非洲大陸的預期成長率高於亞洲。非洲崛起的推動因素之一是本土的商業部門。

這樣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洲擺脫了種種極端錯誤的政策,如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社會主義國家規劃、20世紀80年代的過度自由化和機構精簡。在如今的非洲,即便政治領導層的水準仍參差不齊,但很多國家已經遠勝往昔。多數領導人似乎願意讓市場發揮最大的效用。

您已閱讀36%(295字),剩餘64%(5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