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緬甸

緬甸民主轉型陷入停滯

FT亞洲版主編皮林:緬甸也許將成爲下一個新興國家,很多西方企業都對緬甸的發展前景抱有很大興趣,但它們多數選擇等待形勢變得更爲明朗。

在爲緬甸能夠舉行自由選舉爭取了25年之久後,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簡稱:全民盟)終於能夠舉行該黨自己的一些選舉了。3月上旬,將近1000名全民盟代表齊聚仰光,選舉出了該黨的中央委員會。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全民盟黨員都爲這件事感到振奮不已。在高壓的軍事統治下祕密運作了多年後,全民盟正在艱難地向一個有能力掌權的現代政治組織轉型。令老黨員們(其中一些曾在緬甸可怕的監獄中遭受了多年的折磨)感到氣憤的一件事是,該黨年輕的後起之秀們正在搶佔黨內的位置。

騷動和嫉妒是不可避免的。這個緬甸的前反對黨正在適應國內的變革。自2010年緬甸軍政府讓位於一種有控制的民主體制以來,這場變革已席捲全國。從很多方面來看,緬甸取得的進步已遠遠超出絕大多數人在兩年前的預期。該國舉行了自由補選,廢除了新聞審查制度,重建了與西方的外交關係。

您已閱讀21%(411字),剩餘79%(15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