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緬甸

緬甸將成中國「西海岸」

FT專欄作家皮林:今年5月,一條800公里長的天然氣管道將貫穿緬甸,連接昆明和孟加拉灣,中緬明年還將開通輸油管道,緩解中國的「馬六甲困境」。

今年5月,中國在地理上將發生一件怪事。幾乎佔據整個大陸、經濟高速發展一直集中於東部沿海城市的中國,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東西:西海岸。一條800公里長的天然氣管道將貫穿緬甸,連接雲南省省會昆明和孟加拉灣。明年沿著同一路線將開通一條石油管道。之後還會有公路和鐵路。

當然,中國不會真的像眺望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美國那樣,獲得第二條海岸線。但中國將得到不錯的替代品。作者、緬甸政府顧問吳丹敏(Thant Myint-U)表示:「中國缺少類似美國加州的地方,即另一條海岸線,爲其偏僻的內陸省份找到出海口。」他在其關於緬甸地緣政治重要性的《中印相會之地》(Where China Meets India)一書中表示,管道將是中國「兩個海洋」政策的里程碑。同樣,頗具影響的美國作者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提出,中國能否在世界第三大水域印度洋立足,將決定它成爲全球軍事大國還是侷限於太平洋的區域大國。

多年來,西方一直透過人權和民主的棱鏡來看待緬甸。按照這種敘述,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努力推動緬甸擺脫軍事獨裁。這樣的敘述很重要,尤其是對6000萬不幸的緬甸人而言。但它掩蓋了一些可以說同樣重要的事實:各國圍繞亞洲最具戰略意義的國家之一展開的角逐。

您已閱讀31%(532字),剩餘69%(11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