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

讚賞伯南克的自知之明

FT專欄作家盧斯:美聯準現任主席伯南克最不爲人注意的貢獻或許是,他破除了葛林斯潘營造的美聯準無所不能的迷信。

在本世紀初,記者鮑勃•伍德華(Bob Woodward)將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譽爲「美國經濟昌盛的象徵」。班•柏南奇(Ben Bernanke)一定要祈禱自己永遠不要受到這種讚譽。作爲商業循環的研究者,這位美聯準(Fed)現任主席對名譽的泡沫瞭如指掌——沒有比葛林斯潘名譽掃地更有說服力的了。

離伯南克第二任期結束僅剩下7次美聯準公開市場會議,他已經不存在超越葛林斯潘高度的風險了。上上週,道指創下歷史新高。但沒有出現任何葛林斯潘風格的慶祝活動。保守派人士將這種上漲斥爲量化寬鬆刺激下的「亢奮」。左派人士認爲美聯準還會引發更多的泡沫,這不利於普通民衆。

兩者都有些道理。美聯準每月購買850億美元債券的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措施,引發了「對收益的追逐」,推動了股市小幅上漲。美國最富裕的10%人口是主要受益人。但他們忽視了整體形勢。如果沒有美聯準的寬鬆貨幣政策,股市將萎靡不振,失業率將會上升。那樣的話,伯南克就不再是從空中投放儲備的「直升機本」(helicopter Ben),而是芟除復甦嫩苗的「割草機本」(lawnmower Ben)。

您已閱讀23%(484字),剩餘77%(1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