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FT社評:英國難當歐洲局外人

在歐洲其他國家制訂共同方針時,英國選擇袖手旁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積極參與,這造成的影響比英國設想的更爲深遠。

歐盟(EU)的銀行資本管理新規預計將包括對銀行家獎金設置上限一事,令倫敦金融城的銀行家們十分擔心自己的薪酬會受到影響。不過,隨此事而來的更大問題在於,其對英國與歐洲關係的未來走向將有何影響?

如果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與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目前由愛爾蘭擔任輪值主席國)達成臨時性妥協,所有總部位於歐盟的銀行將不得不將員工獎金限制在他們薪水的某個百分比之內。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可能仍會繼續爭取讓英國免受該規定約束,但這樣做不過是在爭取些「蠅頭小利」,這一事實表明,英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已出現根本改變。

直到最近,在與歐洲領導人合作、以確保英國成功維護自身重大利益方面,英國領導人所展現出的意願和能力,一直與英國公衆對歐洲的輕蔑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一點特別表現在,英國過去絕不會在金融監管方面的投票中被擊敗。但金融危機爆發後,一方面,爲應付危機,歐洲對各國金融和經濟政策的控制變得日趨嚴格和普遍,另一方面,英國遊離於這一進程之外,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情況發生了改變。如今,英國在金融方面享有的權益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尊重。這反過來可能也會對英國承諾舉行的「退歐」公決結果產生影響。

您已閱讀41%(529字),剩餘59%(7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